作品目錄 |
·《孩子你慢慢來》 (點擊作品名開始閱讀) 十五年前龍應臺以一位母親的親身經驗寫下《孩子你慢慢來》,她在書中說:“誰能告訴我做女性和做個人之間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十五年過去,龍應臺不僅成為華文界最有影響力的一枝筆,也以她自己的智慧走出女性在個人事業和母親角色的衝突,而《孩子你慢慢來》也給無數讀者帶來感動和啟迪。 |
·《啊!上海男人》 (點擊作品名開始閱讀) 大陸人和臺灣人也許使用一樣的詞匯:解放、女權、自主意識等等,但是每一個詞所蘊含的意義卻由於社會條件的不同而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場關於上海男人的急論顯得有點兒光怪陸離,我覺得,倒正是我們的時代特征。 |
·《女子與小人》 (點擊作品名開始閱讀) 是一本有關女人的書,書中多次寫到了女人所扮演的角色,輯一是寫身為妻子,好的工作是“男主外,女主內”;輯二是寫當了媽媽以後,好的任務是教育好孩子, “小人”明顯的是指孩子。在這本書中龍應臺把一個母親與兩個孩子間的人倫之情描寫得細入毫末。有些堪稱是發人之所未發,譬如同在稚齡,大孩子因為母親給了老二較多些關照,就心生妒意,那細節是如今的獨生子女的家長不易虛構的。女性在吸取知識上著重於快捷,而不重深入,所以不要買卡爾·楊或佛洛伊德寫的大部頭的心理書。女人如果能夠深入地去研究一個大題目的話,她也就不會是個女人了。 |
·《人在歐洲》 (點擊作品名開始閱讀) 《人在歐洲》是龍應臺旅瑞一年多的心路。它詳盡、形象地顯現了龍應臺目前的關註點:就地球村的整體文化而言,“白種文化”的絕對強勢所造成的世界同質化傾向,對“弱勢文化”中的作家無疑是一種危機,一種威脅;有些基本信念,比如公正、自由、民主、人權等等,必須超越民族主義的捆綁;“弱勢文化”中的作家或許應該結合力量,發出聲音;談四海一家,必須先站在平等的立足點上。假如把《人在歐洲》的多數篇什概略地分類,不外乎有這麼幾種。 |
·《目送》 (點擊作品名開始閱讀) 《目送》的七十八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