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莫言 獲獎作品:《蛙》 獲獎理由:“用魔幻般的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2010年度:馬裏奧·巴爾加斯·略薩 獲獎作品:《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敘述。”
2009年度:赫塔·米勒 獲獎作品:《呼吸秋千》 獲獎理由:“專註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
2006年度:奧爾罕·帕慕克 獲獎作品:《我的名字叫紅》 獲獎理由:“在追求他故鄉憂郁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征。”
2004年度:埃爾弗裏德·耶利內克 獲獎作品:《鋼琴教師》 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1年度:V.S.奈保爾 獲獎作品:《抵達之謎》 獲獎理由:“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辟了新的道路。”
2000年度:高行健 獲獎作品:《靈山》 獲獎理由:“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
1999年度:君特·格拉斯 獲獎作品:《鐵皮鼓》 獲獎理由:“其嬉戲之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1998年度:若澤·薩拉馬戈 獲獎作品:《修道院紀事》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極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復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1994年度:大江健三郎 獲獎作品:《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獲獎理由:“通過詩意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繪現代的蕓蕓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1982年度:加西亞·馬爾克斯 獲獎作品:《百年孤獨》 獲獎理由:“由於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於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1978年度: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獲獎作品:《魔術師·原野王》 獲獎理由:“他的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既紮根於波蘭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
1973年度:帕特裏克·懷特 獲獎作品:《風暴眼》 獲獎理由:“由於他史詩與心理敘述藝術,並將一個嶄新的大陸帶進文學中。”
1972年度:海因裏希·伯爾 獲獎作品:《女士及眾生相》 獲獎理由:“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1970年度: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獲獎作品:《癌病房》 獲獎理由:“由於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繼承了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
1969年度:薩繆爾·貝克特 獲獎作品:《等待戈多》 獲獎理由:“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說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奮。”
1968年度:川端康成 獲獎作品:《雪國》、《古都》、《千只鶴》 獲獎理由:“由於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精神特質。”
1965年度:肖洛霍夫 獲獎作品:《靜靜的頓河》 獲獎理由:“由於這位作家在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籍這兩者在那部小說裏描繪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
1959年度: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獲獎作品:《水與土》 獲獎理由:“由於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1958年度:鮑利斯·列奧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獲獎作品:《日瓦戈醫生》 獲獎理由:“在當代抒情詩和俄國的史詩傳統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1957年度:阿爾貝·加繆 獲獎作品:《局外人》、《鼠疫》 獲獎理由:“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1956年度: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獲獎作品:《悲哀的詠嘆調》 獲獎理由:“由於他的西班牙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
1954年度:歐內斯特·海明威 獲獎作品:《老人與海》 獲獎理由:“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
1950年度:伯特蘭·亞瑟·威廉·羅素 獲獎作品:《婚姻與道德》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49年度:威廉·福克納 獲獎作品:《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 獲獎理由:“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47年度:安德烈·紀德 獲獎作品:《田園交響曲》 獲獎理由:“為了他廣泛的與有藝術質地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以無所畏懼的對真理的熱愛,並以敏銳的心理學洞察力,呈現了人性的種種問題與處境。”
1946年度:赫爾曼·黑塞 獲獎作品:《荒原狼》 獲獎理由:“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1933年度: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獲獎作品:《米佳的愛》 獲獎理由:“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1932年度:約翰·高爾斯華綏 獲獎作品:《有產業的人》 獲獎理由:“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峰。”
1929年度:保爾·托馬斯·曼 獲獎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在當代文學中具有日益鞏固的經典地位的偉大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
1924年度: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 獲獎作品:《農民》 獲獎理由:“我們頒獎給他,是因為他的民族史詩《農民》寫得很出色。”
1911年度:莫裏斯·梅特林克 獲獎作品:《花的智慧》 獲獎理由:“由於他在文學上多方面的表現,尤其是戲劇作品,不但想象豐富,充滿詩意的奇想,有時雖以神話的面貌出現,還是處處充滿了深刻的啟示。這種啟示奇妙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並且激發了他們的想象。”
1909年度:西爾瑪·拉格洛夫 獲獎作品:《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獲獎理由:“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象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
1905年度:亨利克·顯克維奇 獲獎作品:《你往何處去》 獲獎理由:“因為它歷史小說的寫作極為出色。”
1901年度:蘇利·普呂多姆 獲獎作品:《孤獨與深思》 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