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小說在線閱讀 姜戎作品集
這本書,不是我認為的那種完美的書,甚至可以說很多觀點我並不贊同,但是我想力薦沒有看過這本書的人去看看。很多人看了這本書以後,覺得這本書講出了普適的真理,而另一幫人認為作者是在癡人說夢。這是因為這本書確實爭議,這也是因為中國人太多,覺得自己缺乏狼性的人們,認為這本書可以激發自己的狼性,可以幫助自己立於殘酷社會競爭中的不敗之地;覺得這個社會已經有點弱肉強食的善良人們,認為這本書會讓更多人殘酷,一旦流行就會成為社會風氣持續惡化的推動力。
那麼為什麼我還要力薦這本書呢?
假如我們先拋卻“狼羊二元性格決定論”合理性和充分性上面的不足,暫且把這個分類方法加諸我們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我們可以跟作者得到相似的結論。中華文明是一直羊性占上風的,除了少數自己遊牧民族主導中原的朝代以外,我們的統治者大部分認為和平比榮光更加重要,他們樂於用金錢美女去換取和平。這種性格的形成,非常復雜,跟農耕文明的特性相關,跟地理情況相關,跟我們文化的主導思想相關。
然而實際上,在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裏面,從來就不缺乏具有狼的性格特征的人,他們在亂世往往是某個國家的開國皇帝或者著名將領,而在和平年代,他們可能生活的很平淡,所以被人不查。
每次著名的周期率起作用的時候,具有狼性格的人們就會不甘於餓死,反抗統治者的統治,直到他們建立王朝,把自己的角色轉換為牧羊人。這個角色轉換之後,他們就會粉飾自己的發家史,讓自己看起來是被天選中,或者幹脆是被別人逼迫才會去接受皇帝這個辛苦的差事。然後,為了他的統治可以長久,他會開始宣揚羊的文化。
這本書的價值也許就在於此,我認為純狼性的人可怕,必須提放,但是純羊性的人又太可悲。我們對歷史這只大象的某些腿已經比較了解,所以,就算這本書有些爭議的地方,看在他能讓我們發現另一條腿的輪廓的份上,他還是很值得推薦的。 |